想買打折的東西,只能去商場或網(wǎng)店嗎?現(xiàn)在,有了一個購物“新概念”:逛拍賣會。昨天上午,武漢第二場公務(wù)人員上繳禮品拍賣會在市民之家舉行,由于市民的追捧,與去年的同類拍賣會相比,拍品的溢價率(成交價高出起拍價的比例)提高了一倍。
11.7萬元歐米茄金表成競價之王
從上午9點持續(xù)到下午3點,昨天的拍賣會持續(xù)了6個小時,吸引了200多名競買者到場。
此次競拍的拍品包括購物卡、一般卡券、金銀首飾類、郵票工藝品類、手表類、電子產(chǎn)品、茶葉、民品類、酒類、紀念幣郵票等287組拍品,總起拍價120余萬元,部分拍品無底價起拍。
最終,成交272組拍品,流拍15件,成交率達94.8%,總成交額172.3萬元,現(xiàn)場溢價率達到43.58%。其中,一塊歐米茄金表以11.7萬元的價格力拔頭籌,成為昨日競價之王。這塊表是二手的,市場價在20萬元左右。
去年11月,武漢首次舉辦公務(wù)人員上繳禮品拍賣會,成交率也在95%左右,但溢價率僅23%左右。相比之下,今年這場拍賣會的溢價率約提高了一倍。
承辦此次拍賣會的湖北誠信拍賣公司介紹,因為今年是第二次拍賣,市民參與得多了,競爭的人也多了,想拍到心儀物品,肯定是出價高者獲得。
昨天最受市民歡迎的是酒類、金銀珠寶、名表和電子產(chǎn)品。
帶著4人智囊團來掃貨
“8500!”“9000!”“9200!”……昨天的拍賣現(xiàn)場,氣氛非?;鸨S浾甙l(fā)現(xiàn),71號競買者潘先生非?;钴S,拍賣師前面喊出的數(shù)十張購物卡,他都搶著舉牌叫價。
記者看到,前來掃貨的潘先生帶來了豪華智囊團,一行5人,他負責舉牌,一人在旁邊迅速用手機計算器算價錢,一人負責在成交后填表,剩余兩人一起出點子、給建議。一輪“角逐”下來,他買了近50萬元的購物卡。
“劃算嘛,就爭取多掃點貨回去。”潘先生說,看了宣傳后,就是沖著購物卡來的,打算買了回去自己用。他說,如果是購物卡,他一般以實際面值的九折為界限,高于這個價,他就不想買了,因為成交后,還要收取成交價五個點的拍賣傭金,如果太高,就沒有多大意義了。至于對后面的名表、名包有沒有興趣,潘先生“任性”地笑著說:“看心情?!?/p>
單件物品成交時間縮短
每舉牌一次加價100元,但令人意外的是,昨天的拍賣會現(xiàn)場,大家并沒有總以100元為單位向上加,而是直接喊出了心理價位。
以面值10000元的某知名商場購物卡為例,起拍價是7800,拍賣師剛喊出這個價格,就有一位競買者舉牌,喊出“9000”,購物卡在15秒內(nèi)馬上成交。
工作人員介紹,從單件物品的成交時間上算,今年至少“省時”一半,因為經(jīng)過去年的首次公務(wù)人員上繳禮品拍賣會后,市民們有經(jīng)驗多了,針對購物卡這種類似“真金白銀”的拍品,不再過多觀望,而是直接報出了心理價位,因為去年參加過的市民都知道,即使以“100元”為單位往上加,最后也是9000元左右成交,不如節(jié)省時間,果斷干脆。
金銀珠寶、名表名包也是一樣,不少市民都提前去專柜看過了價格,心里早已有了預(yù)期價位。一位姓李的女士說,自己是過來買一個包包的,看了專柜價是3000多,如果拍賣現(xiàn)場的價格控制在2500元以內(nèi),就準備買下。
“舉牌又反悔”的情況不再出現(xiàn)
在拍賣會現(xiàn)場,經(jīng)常容易出現(xiàn)大家競相加價的情況,尤其是某一件受歡迎的物品出來時,更易讓人頭腦發(fā)熱。
工作人員說,去年就有一位女士,在競拍一件物品時,沒有考慮清楚,看到別人舉牌,也順手舉了牌,可是,當工作人員要她履行成交手續(xù)時,她卻百般拒絕,說自己剛才舉錯了。因為她所喊的價格,已經(jīng)幾乎沒有折扣了,與正規(guī)專柜的價格沒有太大區(qū)別。但是,從法律上來講,在這件事上,這位女士已沒有反悔的權(quán)力。
工作人員說,總的來說,前來參加拍賣會市民的心態(tài)逐漸趨于理性。
記者翟蘭蘭 通訊員彭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