貫通的隧道從武勝路站彎出一個大弧線向漢江底部深入,到達琴臺站。貫通的隧道從武勝路站彎出一個大弧線向漢江底部深入,到達琴臺站。

  

  本報訊(記者張晟 通訊員劉丹丹 袁永華)長江日報記者昨日從武漢地鐵集團獲悉,6號線越漢江隧道左線已于9月29日貫通,10月5日盾構機完成拆解并吊裝出隧道,6號線全線隧道打通最后一個“堵點”。目前,除該段外,其余隧道已完成鋪軌工作。

  施工方中鐵一局城軌公司有關負責人介紹,在掘進過程中,6號線越江隧道海拔向下降低了3米,使隧道頂端海拔遠低于百年沖刷線高度,確保地鐵打造百年工程。

  6號線越江隧道起于漢陽岸的琴臺站,止于漢口岸的武勝路站,分為左、右兩線。右線已于今年8月17日貫通,剛貫通的左線盾構長度為1732.111米,過漢江段長度約350米。

  中鐵一局盾構技術負責人張鵬翔稱,考慮到漢江的流水切削作用,地鐵隧道的埋深在原方案基礎上進行了具有前瞻性的修改:在海拔下降3米后,目前隧道最高處距江底的最短距離有14.7米,從理論上而言,這一高度處在300年沖刷線的下方,“換句話說,就是經過300年的流水不斷沖刷,地鐵隧道的安全也不會因為河床深度的變化而發(fā)生改變”。

  不過,深度增加后,隧道施工遭遇到的泥巖地層也由原來的200環(huán)增加到350環(huán)(1環(huán)為1.5米),“這500多米的泥巖層,盾構機推了約5個月。”張鵬翔說,泥巖含大量蒙脫土,它遇水迅速膨脹,最高可達到30倍,盾構機的刀盤被其黏住,失去挖掘力。

  不過,借鑒3號線的施工經驗,在開始盾構施工時,技術人員就在刀盤加裝或改裝了切刀、滾刀和撕裂刀等,讓盾構機的“牙齒”更鋒利。同時,在施工過程使用了大量分散劑,分解蒙脫土,并使用高壓水槍對蒙脫土進行沖洗。

  目前,6號線一期工程所有車站主體結構全部完工,站廳站臺裝修進入收尾階段,地面正緊張進行出入口、風亭的建設及道路、園林綠化恢復工作,預計今年底開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