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大三女生致信武漢政府:130億花哪兒了?
6月30日起,武漢大雨、暴雨和特大暴雨接踵而至,已累計降下560.5毫米。7月6日6時7分武漢市氣象臺發(fā)布暴雨紅色預警信號。航拍畫面中,武漢城區(qū)漬澇嚴重,交通癱瘓,就連大橋都幾乎與湖水成一線,難以分辨。
武漢在京大學生王昕煜也因此不得不推遲回家的日程,仍待在學校中。7月7日,當網(wǎng)友還在為2013年武漢政府承諾利用3年時間,投資130億元,加強城市排水管網(wǎng)建設等消息打嘴仗的時候,這個在北京讀大三的學生,已將申請政府信息公開的文件裝進信封寄往武漢水務局。
“武漢投資130億告別‘看?!?一天下15個東湖也不怕”。2013年6月4日,武漢當?shù)孛襟w發(fā)布這樣一則報道,內容稱“時任武漢市水務局局長左紹斌表示該局已拿出《武漢市中心城區(qū)排水設施建設三年攻堅行動計劃》,準備通過3年努力,投資130億元,系統(tǒng)完善排水體系、整體提高排水能力,實現(xiàn)在日降雨200毫米以內、小時降雨50毫米以內,中心城區(qū)城市功能基本不受漬水影響。以現(xiàn)有的數(shù)據(jù)測算,日降雨達到200毫米,相當于下了15個東湖?!?/p>
現(xiàn)在,3年過去了,王昕煜想知道,在武漢的排水設施上到底花了多少錢,這些錢都花到哪兒去了。
“外地學子十分關切家鄉(xiāng)公共財政開支,政府信息公開已上路,我等你15天哦。”寄走申請后,王昕煜在朋友圈里發(fā)了這樣一條狀態(tài)。
“130億只在新聞里看過,官網(wǎng)沒有公開”
《新聞極客》:怎么想到要申請政府信息公開的?
王昕煜:兩年前,我在網(wǎng)上看到消息有人去申請政府信息公開,說會在15個工作日內給回復,而且是必須回復,如果沒有回復,可以行政復議,覺得這個制度挺不錯,不會寄過去不理你。曾看到過一些向政府詢問信息未被回復的事情。
當初就覺得以后自己遇到什么事情也可以試試。
我申請公開主要是因為130億那個新聞,挺有意思的,130億是很大的一筆錢???013年發(fā)的新聞說下15個東湖也不會再淹水了,說得特夸張,還說3年就會解決這個問題?,F(xiàn)在都過了3年了,還沒有解決。
我就想知道這130億是怎么花的。但昨天武漢市水務局自己又出來說,實際上花了40多億,可這40多億還是沒有說清楚到底是怎么花的。
水務局的官網(wǎng)上有公開2013年以來的預算、決算,但除了2013年有提出“排水設施建設的三年計劃”以外,那130億只在新聞里看過,官網(wǎng)在之后的財務中沒有任何信息公開。
我看到水務局官網(wǎng)上看到有信息公開渠道,于是就想去申請一下。
我主要是想申請兩個問題,一是2013年以來實際完成投資的排水設施建設費用總數(shù)額;二是2013年以來已投資排水設施建設費用的具體開支款項及各部分設施建設的金額數(shù)目。
《新聞極客》:希望得到什么樣的結果?
王昕煜:我當然希望它越具體越好,能具體到在哪個地方建了怎樣的設施花了多少錢這樣最好。
如果15天后拿到結果,就算完成了。沒有回復的話,那應該會按照程序復議或者是訴訟。
《新聞極客》:以前做過類似的政務監(jiān)督的事情么?
王昕煜:沒有。
本來以為是一件很隨便的事,就寄個信嘛。但現(xiàn)在已經(jīng)接到5、6家媒體的電話了,沒想到有這么多人關注??赡苁沁@事兒近期比較熱門吧。
江邊防洪 每到夏天摞沙袋
《新聞極客》:家里現(xiàn)在情況怎么樣?
王昕煜:聽說武漢今天已經(jīng)晴了,也沒有下雨,水應該過幾天就會退了。
我們家在市區(qū),住得比較高,所以沒有受到太大影響,就路上積水,出行很不方便。
我家在武昌,就在長江邊上,媽媽說我家旁邊的一個湖,水位特別高,那段時間挺擔心,如果雨再繼續(xù)下的話可能就會漫出來,那個堤也會垮。這幾天就還好,也沒聽說出什么事。
《新聞極客》:印象中家里被淹最嚴重的時候是什么樣子?
王昕煜:今年不在武漢沒有見到,2000年后上小學的時候,出門水都到大腿了,到處都是,淌水走路,后來每年或多或少都會有一點,但就淹到腳面。
現(xiàn)在住樓房車庫的門要壘高一點,以前住自己的房子,門一定要壘高,不然水就會漫進去。一樓的儲藏室每年下雨不注意都會有水漫進去被淹。
武漢郊區(qū)會比較嚴重,我聽說因為淹水,家里的魚塘都漫出來了。
《新聞極客》:武漢的防洪、排水措施有沒有變化?
王昕煜:原來在家沒太注意,只是每次下雨為了防洪,江邊就會壘沙袋,很多年都是這樣。排水系統(tǒng)沒有太多感覺,因為武漢每年都會淹水,大家都習慣了。一般淹個一兩天左右就退了,生活、上班也沒有受到多大影響,坐車改成走路。
因為前幾年下雨也沒有今年這么大。但也有同學說,他們家以前是每年淹,今年沒有淹得那么厲害,所以可能這個市政建設是有點作用的。
平時關注公共事務 參與性少數(shù)調查
《新聞極客》:看你還參與了性少數(shù)學生的調查,平時很關注公共事務?
王昕煜:上大學之后才開始關注的。有做一些志愿性的工作。
因為關注公共事務才會了解這些渠道,才會在新聞熱點的時候想到這些(申請政府信息公開)。
《新聞極客》:對參與公共事務有何感受?
王昕煜:公共事務每個人都能來參與,因為跟自己的生活息息相關?,F(xiàn)在我就想通過這樣的渠道得到想知道的信息。
(新聞極客 巴芮 實習生 魚樂穎 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