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則“人販子和家長熱情攀談,套取個人信息后拐走孩子”的信息在朋友圈瘋傳
日前,一則“家長在等候接送孩子期間,熱情攀談,透露諸多個人信息,其子被人販子拐走”的信息在微信朋友圈瘋傳,讓不少在等孩子時愛聊天的家長提高了警惕。
“熟人”伸手就抱孩子
“這個熱帖,是孩子的班主任發(fā)出來的,我當時也轉(zhuǎn)了,萬萬沒想到危機差點降臨在自己頭上!奔易√旌育埗匆恢袡n小區(qū)的李女士,日前轉(zhuǎn)發(fā)了一則微信,講述一個浙江永嘉男童的父親,因在接送男童下課時,與陌生人交談,透露了諸多個人及家庭信息,幾天后,孩子被人販子接走的經(jīng)歷。
“當時老師還特別解釋,在我兒子的幼兒園不可能發(fā)生這樣的事情!闭l料就在剛剛過去的周末,李女士的母親韓婆婆帶孫子、孫女去小區(qū)玩耍時,孫子加加差點被一個“熟人”抱走。
差點就讓人販子跑了
“這個老太婆是我們湖南老鄉(xiāng),幾乎天天都見到她,我一直以為她就住在我們小區(qū)!表n婆婆回憶稱,她抱著未滿周歲的孫女,3歲左右的孫子加加和小區(qū)里的其他孩子在空地上跑跑跳跳,大人們就圍在旁邊閑談。
“聊些家常話,閨女女婿做什么,哪里上班,孩子小名叫什么等,也沒有避諱地說了出來。”這天聊著聊著,一回頭,韓婆婆發(fā)現(xiàn)加加不見了!澳憷相l(xiāng)抱去那邊了。”有人指給她看,韓婆婆急忙跑過去。只見這個老鄉(xiāng)差幾步就出了小區(qū)大門,百米外就停著一臺面包車!
韓婆婆一邊大喊:“有人搶孩子!”一邊一個箭步?jīng)_上去,緊緊捉住加加的小手。這個平時面容慈善的老鄉(xiāng),立即變得有點慌張。
保安過來詢問,她一直解釋說:“孩子很可愛,就想帶他去我家里玩玩。”雖然孫子無恙,但李女士一家心有余悸,韓婆婆一直自責(zé)不該那么熱情與陌生人拉家常。而那個意欲帶走孩子的“老鄉(xiāng)”只是接受了保安警誡,根本拿她沒辦法。
孩子喜好不透露 約定“親子密碼”
公務(wù)員陳先生表示,孩子通常由老人接送,老人在閑談時,常常還會提及家庭住址、子女工作情況、上班地點等,確實有風(fēng)險。
陳先生認為,既要提醒老人閑談時注意保護隱私,又要給孩子灌輸防騙防拐意識。他舉例,近期朋友圈一個提醒十分有用——家長和孩子約定一個密碼,如果有陌生人自稱是父母的朋友、熟人前來接近孩子,孩子可以問這個人要密碼。
“最好不要多談孩子的習(xí)慣、愛好!睆埌⒁淌且幻诵萦讕,她指出,孩子喜歡吃什么、玩什么、有什么小毛病,“誰了解這些,都容易接近孩子,孩子甚至容易對他產(chǎn)生依賴感!
張阿姨說,對于孩子的“小毛病”,例如要抱著某款小玩具入睡,哭鬧時一定要聽某首兒歌,特別喜歡吃某種小零食等,家長閑談時,不由自主會將它作為日常生活小苦惱拿來探討,殊不知“有心人”得知這些線索之后,小孩更容易被騙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