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學期開學第一天,記者隨機采訪幾位家長發(fā)現(xiàn),對于“零起點”傳遞的“減負”風向,多數(shù)表示支持,“希望孩子自由發(fā)展,不要太累”,但這似乎暫時難以止住家長的“搶跑”步伐。
“聽說過‘零起點’,沒有太在意。如果真的什么都‘零起點’,早在幼升小的時候就被淘汰了!”在小一新生家長孫先生看來,“零起點”應該是學科知識上的,比如數(shù)學計算、書寫等,但為了幼升小,還得有一定訓練,否則肯定不行;而閱讀習慣、對自然科學的好奇心、藝術素養(yǎng)、想象力、空間立體思維和動手能力,則可以在學前訓練。
孫先生的孩子從小就學鋼琴,還報了小畫家工作室、多元智能課程、看圖說話、珠心算、硬筆書法班,學了拼音、舞蹈、跆拳道和游泳等。孫先生認為,這些課程的學習對孩子進入一所較好的小學有至關重要的作用。
“之前聽其他家長說,學校教學‘零起點’,但考試的內(nèi)容卻不簡單,還是要自己多學習!币荒昙壭律议L史女士說,自己的孩子因為在民辦幼兒園讀書,拼音、識字和算術基礎比較好。從幼兒園開始,她就為孩子報名英語外教班,至今已經(jīng)學習了3年。
作為大學老師,張先生認為每個家庭對“零起點”的定義不同:如果想讓孩子單純快樂成長,可以什么都不學,但如果想讓孩子在未來有些成就,就絲毫不能松懈。他還向親戚借來二三年級的教材,提前讓孩子了解、學習。
學!皽p負”,學生回家后自由支配的時間變多了。但部分家長表示,這些時間不能都用來放松。孫先生的計劃是,讓孩子自主選擇感興趣的事情來學習,盡量不安排學科類補習,但奧數(shù)還是要抓緊的。更多家長認為,剩余的時間還要用來鞏固和預習。“如果發(fā)現(xiàn)孩子跟不上,那就要在外面補課,給孩子加碼了”。
“一年級輕松了,未來呢?”也有家長表示困惑。“如何保證課標的一致性?”一位老師舉例,語文中某些生字在原有課標下要求會讀、會認、會寫、會用的“四會”要求,但如今新課標下只要達到會讀、會認“兩會”即可。對于這樣的字,一年級是輕松了,但按照現(xiàn)有課標,高年級時對這些字的要求是會默寫的,這個差距怎樣補,何時補呢?這“地基”能打得牢嗎?
還有一種擔憂是評價體系能否無縫對接!叭绻饨绲脑u價體系和升學機制不變,那么學校頂住外界壓力堅守‘零起點’會非常困難!币晃焕蠋熣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