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津市部分小學近日刮起攀比風,部分小學生在生日宴、手機、父母開的車等方面相互攀比,在過生日宴時,選擇飯店的高檔程度、同學之間贈送禮物的多少,都成為孩子之間相互攀比的標準,極少數小學生過個生日要花一萬多元。
在古時相互爭豪斗富的石崇、王愷假若能活到今日,恐怕也要為今天這些“小土豪”的斗富之舉感慨不已,畢竟這些孩子小小年紀,自己還不能掙錢,就競相靠燒父母的錢進行攀比。長大成人后,爭豪斗富的瘋狂程度那還了得?
孩子就像一張純潔無瑕的白紙,之所以小小年紀會染上“斗富病”,往往是受了成年人之間相互攀比的不良影響。雖然相互攀比的是孩子,但更應該反思并做出改變的是家長、教師等成人群體。家長必須明確為孩子“只買貴的,不買對的”這種行為是縱容而不是愛,應培養(yǎng)孩子樹立勤儉自立的消費觀,家長要以身作則,為孩子樹立好榜樣。同時學校也應積極開展消費觀教育活動,狠剎校園內的炫富攀比之風,培養(yǎng)孩子對物質和金錢的正確態(tài)度,引導孩子相互之間在鍛煉身體、開發(fā)智力等綜合素質方面開展良性競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