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教育改革可謂萬眾期待,高考改革更是重中之重。最近,教育部已制定完成有關考試招生改革的總體方案。改革舉措包括健全義務教育免試就近 入學的制度、改革統(tǒng)一高考等,其中外語考試不再在統(tǒng)一高考時舉行,實行一年多考。一時之間,英語“退出”統(tǒng)一高考成為社會熱門話題。而由此引發(fā)的八大疑 問,各方展開熱烈辯論。
疑問一:能否轉變“啞巴英語”現(xiàn)狀?
南寧市三中英語老師譚慧表示:“英語考試社會化,不是以后英語就不學了,而是學的方式會有所改變,不單是坐在教室里聽老師講課,學生更多的是可 以參與到社會機構的學習實踐中來!彼A計,今后外語學習會更注重口語、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畢竟學了外語就要在日常生活中應用,這也是與國際接軌的需要。
但在一家外企工作的朱先生表示,高考英語改革和改變“啞巴英語”現(xiàn)象沒有必然聯(lián)系!皩W英語是否能張開嘴,和個人學習習慣有關系。有的人就是不喜歡張開嘴說,還有的人沒有練習口語的條件,不知道找誰去對話,所以即使高考改革了,‘啞巴英語’依然有存在的土壤!
疑問二:一年多考是減負還是增負?
廣西高中課改組專家成員蘭瑛認為,一年多考,學生不再擠獨木橋,可以走多座橋了。這樣,老師的壓力沒那么大,學生可多次選擇,考試的心理壓力小 了許多。廣州市鐵一中學高三英語科主任丁丹認為,作為語言工具,英語能力對不同人群有不同的要求。因此從學生角度來看,以社會化考試代替高考科目考試,學 生可以根據(jù)自己的需求“量體裁衣”。改革一定程度上是為學生減負,可以讓他們花更多時間在自己感興趣的科目上。
上海建平中學英語教研組長徐子祥則有不同看法:“一旦學校推遲學英語、減少英語課時、降低英語教學要求,家長就會送學生參加校外輔導機構。這 樣,真的是減輕學生們的學習負擔了嗎?”他還表示,如今的英語類培訓,一年培訓費動輒一兩萬元很普遍,還需家長專門接送,這不僅增加了孩子校外學習負擔, 還增加了家庭人力和經濟開銷成本。
疑問三:是否會削弱英語的地位?
今年10月,北京市教育委員會公布中高考改革方案,規(guī)定從2016年起,高考語文由150分增至180分,高考英語由150分減為100分;中 考英語總分由120分減至100分,高考英語總分由150分降至100分。北京市長張先生認為,許多國家重視母語遠勝于重視外語,北京的這次改革,強調了 語文的重要性,弱化了英語的重要性,有利于學生學好語文。由于分值降低,英語的地位正在減弱,這是客觀的事實。
曾經在清華做廚師的張立勇,被稱為清華的“英語神廚”。滿分677分的托福英語考試,他取得了630分;再后來,他考取了北京大學成人教育學 院,拿到了大學文憑?梢哉f,他是學英語的受益者。張立勇認為,不論高考英語如何改革,英語始終還是英語,是流行于世界、代表著先進科技文化和潮流、易用 性更強的語言:“就是把英語在高考中的分數(shù)縮減到50分,將來要出國、要留學的人還得拼了命地學習英語;你就是把英語貶低到‘末流學科’的地位,可那也僅 僅是一種形式,世界最先進的東西大都還是以英語為載體,我們依然非學不可。所以,不必自己欺騙自己,很多人骨子里的英語夢想元素永遠不會消失!
中山大學教授黃崴認為,加強對中國語言文化的學習是應該的,對是否因此就要削減英語的分值持保留意見。黃崴說,中國實施英語教學30多年來的成 就值得肯定,因此其在高考中的分數(shù)呈現(xiàn)等不能輕易說改就改,“一旦改了就會影響很多孩子,英語是門世界性語言,我完全贊同增加語文的高考分值,但對于取消 或者減少英語分值則持保留意見!
疑問四:一線外語教師會否被分流或者下崗?
北京一所示范性高中英語教師王麗稱,校內很多一線英語教師對高考改革“人心惶惶”。為了保高考升學率,很多老師都擔心學校減少英語學時,把減少 的英語課時增加到語文課上!斑@意味著學校用不了這么多英語老師了,有些老師尤其年輕教師可能會轉到非教學崗位,收入銳減!蓖觖愓f,很多一線英語教師對 即將到來的改變持抵觸心態(tài),“有的學校按兵不動,說這個政策還會再倒回來!
還有一些英語老師對自己的“前途”充滿信心。在日前北京舉辦的某招聘會上,校外培訓機構的英語教師崗位顯得火爆,應聘者在展臺前排起了長隊。這 些培訓機構對英語老師開出的底薪都在每月5000元以上,大部分許諾工作一年后月薪上萬,最高可達3萬元。幾位來求職的英語專業(yè)畢業(yè)生信心滿滿:“現(xiàn)在的 教育模式不發(fā)生大的變化,英語教師肯定會繼續(xù)火下去。在培訓機構當英語教師,干好了也有前途!
疑問五:能否強化母語主導地位?
北京教育科學研究院副院長桑錦龍表示,語文學習沒有受到學生足夠的重視,不少學生學習外語的時間、精力和金錢遠遠超過語文,甚至有個別學生為此 擠占語文學習的時間。他認為,通過降低高考英語分值、提高語文分值這樣的導向,既能強化母語教學,且可能會為英語教學改革提供新的契機,這將是一個相輔相 成的過程。光明網(wǎng)的一篇文章指出:高考“去外語化”,有利于中文的正本清源,也能從骨子里真正給學生減負。報道稱,我國基礎教育要想長袖善舞,我國高等教 育要想在世界上占有一席之地,必須給外語教育降火退燒,讓其回歸工具屬性,保證母語教學占據(jù)主導地位,使其更好地弘揚中國傳統(tǒng)文化。
但《現(xiàn)代教育報》的一篇報道稱,“漢語弱化”的根源并不在于人們越來越重視英語,很可能與方便快捷的網(wǎng)絡交流、潛移默化中改變了我們的思考和手 寫能力有關。應該認識到,真正的中高考改革,其根本還在于做好教育教學改革的“大手術”:一則改變當下愈演愈烈的應試化和功利化的教育教學,回歸育人為本 的教育規(guī)律;二則著眼于促進社會公平,發(fā)揮社會階層調節(jié)器之功能,打通人才培養(yǎng)的立交橋。倘若不做根本性的變革,一切都無意義。